导航: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港澳高考 >> 文章正文
 
香港大学2009年内地高考招生简章
整理自:香港大学 2009-2-3 16:57:25

二零零九年至一零年度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预计招生名额为二百五十至叁百个(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根据国家教育部於二零零七年叁月一日的最新指示,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范围可扩展至二十五个省份,包括:( 按笔划序 ) 上海、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四川、吉林、安徽、江西、江苏、河北、河南、重庆、海南、浙江、 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黑龙江、福建、广西、广东和辽宁 (招生范围如有更改,将以国家教育部之指引为准)。

录取资格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应届内地高考生均可申请报读香港大学。港大的内地招生计划不同於内地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有其独立的报名程序。在录取过程中,港大会优先考虑以下因素:

  • 申请人的高考成绩

  • 申请人在面试中的综合表现(如获挑选参加)

面试的日期和地点会於二零零九年六月中旬於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官方网站(http://www.hku.hk/mainland)公布,请密切留意。

截止日期及所需费用

  • 书面申请截止日期为二零零九年四月叁十日,申请资料须於该日期前呈交港大,并以邮戳上的日期为准。 网上申请截止日期为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五日。

  • 所有书面申请人均须缴交港币450元正的报名费。逾期报名者或会按个案处理,申请费用为港币550元正,只接受网上报名,所有报名费一经缴交,概不退回。

  • 成功被录取的本科生须缴交叁万元人民币作为二零零九年至一零年度内地大学委培学习的费用,当地的住宿费及其他杂费和所在大学海外学生收费标准相约。

  • 二零一零至一一年度非本地生入读港大修读首个本科生课程,需付学费每年港币十万元正,住宿费和生活费另计(约每年港币五万元)。

奖学金

为奖励成绩优异及具有多方面特长的内地学生,我校将拨款九百万元设立入学奖学金,颁发给录取名单中各科成绩突出的学生,每个入学奖学金最高可达港币十四万元一年,共发放叁年。而委培第一年的奖学金最高可达人民币3万元。香港大学还设有约一千项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奖项供所有港大在校本科生申请,这些奖学金/奖项用以奖励在学术、体育或社会服务等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同学。

申请结果

获录取的学生将於二零零九年七月初至中旬收到书面通知,学生须在指定日期内办妥入学手续,否则会被取消入学资格,所缴费用亦不会退回。

来港签证

港大将会协助所有获录取的学生办理申请赴港通行证手续,由香港入境处负责审批签证申请。有关申请签证指引会连同录取通知书一并发出。

首年委培

  • 为使学生更快融入香港大学的生活,港大将安排所有新生在内地顶尖学府学习一年。

  • 学生在委培学校将修读与港大录取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

  • 经过一年在委培学校学习的内地学生,即使在毕业以後还能体会到这两种教育环境培养下,所得到的好处。

  • 学生可藉此体验内地大学的教育制度,建立交友网络,并作充分的自我准备,待来港之後,更好地与香港本地的学生作两地文化及研学交流。

  • 学生必须遵守委培大学的校规及课程安排。

内地委培院校名单包括:(按笔划序) 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厦门大学。港大会按照同学的户籍或学籍所在地安排委培学校。对於委培学校的安排,港大保留最终决定权。详细安排可见於下表:

户籍 / 学籍所在地

委培大学安排

北京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

福建

厦门大学

其他

浙江大学

入读港大

成功获取录的学生,将於二零一零年九月正式入读港大。为使内地学生能更快适应港大校园生活,港大会提供一系列的迎新课程和活动。

香港文化简介班

安排本地观光团,介绍香港文化特色,同时举办欢迎会,集合多届内地学生作交流,分享在港的经历与感受,藉以建立友谊,互助支持。

挚友计划

安排港大学生在内地生来港初期提供协助,让内地生更快融入港大的生活。

文化适应调整课程

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提供文化适应调整课程,使内地生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毕业出路

成功完成本科生课程的学生将取得由香港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毕业後可留港或赴海外修读研究生课程或工作。

历年来,很多内地毕业生都选择继续深造。过去数届的毕业生中有不少同学获世界顶级大学录取,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西敏寺大学等。

除继续深造外,亦有毕业生选择留港或到海外工作。不少同学於毕业後即被知名企业聘用,这些机构包括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微软美国总公司、网络搜索服务提供商谷歌(GOOGLE)、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荷兰银行、中国招商银行、汇丰银行、纽约人寿保险,国泰航空公司等。

一 申请资料

  1. 填妥的申请表格
  2. 申请费港币450元正,逾期报名申请费为港币550元正。
  3. 高考成绩(於高考放榜後立即将其成绩以传真方式或网上填报通知本校)

二 申请办法

申请人可用网上申请系统或以书面方式递交申请表格。成功申请者将获港大电邮确认通知。

1. 网上申请方法

  1. 登入网站http://extranet.hku.hk/cao/prc_applyonline.html并依照网页指示进行网上申请。
  2. 申请人须使用Master或 VISA信用卡才可透过互联网缴交申请费。 (请按此下载网上付款浏览器设定)
  3. 如申请人未能使用Master或Visa信用卡在网上付款,请把已缴交入学申请费之证明(汇票、汇款单据正本或直接存款单据正本)寄交本处,并於单据背面填上港大的申请编号、申请人姓名及联络号码。申请人不用再另行递交书面申请表格。港大将於收到申请费单据後14个工作天内更新申请人网上系统的资料,申请人可登入网上申请系统查阅有关信息:「Thank you for applyi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Your application and payment of application fee have been received. Your application is now being processed.」

2. 书面申请方法
(港大将於收到书面申请表格後14个工作天内,发出电邮确认通知。故申请表上必须提供正确电邮地址,以供日後联络。如过後仍未收到电邮通知,请联络本处。)

  1. 请按此下载申请表格。
  2. 填妥表格,连同已缴交入学申请费之证明(汇票、汇款单据正本或直接存款单据正本)寄交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学钮鲁诗楼九楼中国事务处。请申请人自行保管汇票等单据的复印本。

香港大学户口详情:

银行名称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帐号 012-875-0-026392-6
户口名称 香港大学
银行地址 香港花园道一号
银行代码 BK CH HK HH
留言栏 详情请见以下注释(i-iii)

注释:
(i) 所有有关银行存款或转帐涉及的费用均由申请人支付。
(ii) 往银行办理有关手续时,申请人须带同身分证及有关证明文件。
(iii) 申请人须要求银行於汇款栏内清楚列明以下资料:
  - 申请人姓名
  - 汇款性质及目的:"香港大学内地本科生入学申请费"

叁 截止报名

书面申请截止日期为二零零九年四月叁十日。为能尽快处理同学之申请,建议接近截止日期寄出的申请书使用快递的邮寄方法。

网上申请截止日期为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五日。申请人必须通过网上递交申请表格及付款。

逾期报名者或会按个案处理,申请费用为港币550元正,只接受网上报名。

四 申请结果

面试安排及申请结果将在二零零九年六月中旬於中国事务处网页(http://www.hku.hk/mainland)公布。港大将不会以电话或邮递方式作另行通知,请申请人密切留意。

五 注意事项

  1. 除特别列明外,申请表格须以英文填写。
  2. 填写申请表格前,请先阅读香港大学本科生课程手册2008-2009 (详情请浏览:http://www.hku.hk/acad/ugp)。
  3. 申请人须确保所有提交的资料真实无误。本校有权要求申请人出示有关证明以作核对;若申请人不能提供所需资料,本校有权拒绝其申请,或取消其录取资格,所有已缴交的申请费及学费均不会退还。
  4. 本校尊重申请人之隐私,申请人之资料只会被用作申请入学之用。
  5. 除港大列明之申请费用外,在申请过程中,申请人无须递交任何额外费用给予港大个别工作人员及单位。此举有可能触犯香港防止贿赂条例。

六 查询及更改资料

招生期间电话线路会非常繁忙,如有查询或须更改资料,建议以电邮(prcua@hku.hk) 联系中国事务处。

七 联络方法

地址: 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学钮鲁诗楼九楼中国事务处
电话: (852) 2241 5886
传真: (852) 2858 4986
电邮: prcua@hku.hk
网页: http://www.hku.hk/mainland

八 招生时间表 (只供参考)

重要日期 事件
2009年4月30日 书面申请截止日期
2009年6月15日 网上申请截止日期
2009年6月底至7月初 英语面试
2009年7月初至中旬 宣布录取名单
2009年8 -9月 在委培大学注册入学
2010年7 - 8月 抵港参加迎新活动
2010年9月 新生开学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甘肃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贵州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河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河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8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山西省大学排行前5名
    ·2003~2009浙江省大学前7名
    ·2003~2008湖南省大学前6名
    ·2003~2009吉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江苏省大学前13名
    ·2003~2009江西省大学前5名
    ·2003~2009辽宁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内蒙古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山东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陕西省大学前10名
    ·2003~2009上海市大学前10名
    ·2003~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天津市大学前6名
    ·2003~2009新疆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云南省大学前4名
    ·2003~2009重庆市大学前5名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医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
    ·008年度教育部不同意增设的第二学士学位专
    ·008年度教育部同意增设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2008年中国高校代表性富豪校友名单
    ·2008年中国富豪就读高校地区分布情况
    ·2008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1999-2008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排名名单
    ·中国37所研究型大学名单及地域分布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简介